【资料图】
原标题:县政协文史和学习委提案建议加强傣族传统村落保护
如何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在今年政协陇川县十六届二次会议上,县政协文史和学习委提交的《关于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给出了答案。
“陇川县清平乡清平村中么村民小组传统傣族村落,在选址、规划等方面,代表着陇川特定历史时期傣族古民居的典型特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历史以及考古的价值,并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承载了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县政协文史和学习委主任余萍介绍。
《提案》认为,中么村民小组傣族传统村落民居主要由石头、土坯、砖木结构建成,村中道路石板路极具年代感,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傣族传统村落。由于麻栗坝水库建设需要,大部分群众已经安置到新的搬迁点。长期以来,由于对传统村落价值稀缺性、保护重要性认识不足,具有傣家特色的民房和建筑物因为缺乏有效保护,正在迅速损毁和破败。因此,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刻不容缓。
《提案》建议,应尽快成立由县委、县政府领导挂帅,县住建局牵头,发改、规划、文旅以及乡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工作机构,加强对中么村民小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大财政投入,统筹整合有关专项资金,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传统村落开展规划编制修订、风貌保护提升和特色产业培育等行动。加强修缮保护工作,要确立政府主导传统村落建设活动的思路,对村民依靠自身力量修缮、改造住房的,须在相关部门指导下进行,并给予一定的补助;对村民无力修缮的,可探索将产权转移至村委会或由县政府收购,由县政府垫资修缮,并享有相应的权益。加强与传统村落相互依存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保护,支持原住居民为改善居住条件进行易地搬迁、原址修缮,切实防止因农户拆旧建新破坏整体风貌。(陈宝华 余萍 杨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