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内卷时代,如何让孩子的生命得以舒展?

2023-08-25 15:19:55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周南 文梅 北京报道


(资料图)

电影院里,当一个人不守规则站起来,后面的观众为了看清屏幕也不得不相继站起,甚至最后所有人都必须站起来,坐票被迫成为站票,恶化了整个环境——所有人都很累,但观影效果却没有变化甚至更差,这就是剧场效应。当这种现象放到教育里,便成为教育内卷。

“鸡娃”“小镇做题家”“择校竞争”“学历军备竞赛”……近两年,此类网络热词的火爆度有增有减,但“卷”却未曾停止。国家也不断出台政策,旨在改善“教育内卷”的现状。

日前,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心和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人教育计划成果展暨交流研讨会在京举办。“全人教育计划”于2015年由心和公益基金会和21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发起,每年经过初选、实地调研、终评研讨等重重筛选后,最终在全国范围内选出4位年度全人教师。研讨会现场,全人教师和秉持全人教育理念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们共同探讨了,对于“教育人”而言,能做些什么叫停愈演愈烈的“卷”,让孩子的生命得以舒展。

“面对内卷,好的教育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释放教育影响力,传播教育价值观,对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校长曹君说道。

非理性、无意义下的教育之痛

“内卷就是一个系统单纯地复杂化却没有产生价值,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不堪重负却不得不做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教师、第二届全人教育提名教师徐莉说。

而具体到教育内卷,曹君指出两个关键点,一是优质资源匮乏带来的竞争加剧,二是人们陷入一种不得不做的低水平竞争中,并由此带来焦虑。“简单来说,就是对资源匮乏和无发展竞争带来的社会焦虑状态的描述。”

在曹君看来,想要破除这种因不得不做产生的“焦灼与困顿”,首先要弄清楚,对教育而言,什么是正确而重要的事——这样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必须从学校开始做,否则,学校无法承担起教育或者文化的引领作用。

经济压力、内心焦虑、择校竞争、人才结构失衡、教学管理困难……教育内卷对学生、家长、教师、社会等都存在不利影响。从对学生的影响现状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分享了两组研究结果,《Nature》子刊《自然人类行为》杂志发表的一项国际合作项目研究结果表明,大学四年的学习后,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学术技能水平均出现下降,且无论是精英大学还是普通大学都如此,两者的区别仅在于下降速度的快慢而已。另有针对初中生的研究指出,我国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感、批判性思考,及审辩思维、科学问题解决能力等多个维度都在下降。“这是非常可怕的事,如果我们还不能觉醒,不改变教育现状的话,未来值得担忧。”

归其原因,原青岛二中校长、现海尔学校校长孙先亮认为:“教育内卷是一种非理性的、被功利化的教育行为,从根本上讲它源于教育。”当大家很重视教育,但又不够专业、不懂教育,“卷”便产生了。因此,当下需要教育专业人士更广泛地传播,正确的教育到底是什么。

“‘教育人’做不专业的事,让别人看不起,就不配做一个‘教育人’。这个‘专业’不是简单地理解学科,而是如何理解和完成对人的培养。”孙先亮说道。

教育的为与不为

面对内卷现状,学校及教师应该如何理解和完成对人的培养?

“教育即生长。除了生长,教育没有其他目的。”30年的教育生涯和对“教育目的”的不停追问,让曹君有了确定的答案。要从学校的价值观塑造开始,去做正确而重要的事。

记者了解到,四年前,曹君到北京十一丰台小学任职时,这是一个因成绩不够突出而相对“薄弱”的学校。本着“促进生命成长”的初心,曹君并未将如何提高成绩作为问题跟老师们反复讨论,取而代之,他提出一个校训“我有无限可能”。“我来现在的学校不是为了把它办成一所名校,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师生生命成长,用‘我有无限可能’去激发和唤醒每一个人,这是我的教育目标。”

为了激发孩子们生命成长的可能性,曹君分享经验称,应从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培养:元认知能力、社会情感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此让学生学会成为一个能够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的独立学习者,善于沟通的友善合作者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行动者。具体到高质量发展的教育的落实层面,他总结了价值体系、课程体系、治理体系相互协同的学校运行的一整套经验。以课程体系为例,这就需要学校举全校之力,开发出符合发展目标的课程产品。“重要素养的培养单纯依靠学科、依靠教材这点内容和资源是支撑不起来的,我们需要到更大的生活当中去寻找、建构、设计场景。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研发了生活化的融合课程,几乎每周都有展示性学习、举办体育联赛等。”

基于学校课程的角度,江苏省扬州中学特级教师王雄指出,许多学校仅仅是把教育部的课程标准“拿过来”,并未做课程标准的校本规划,由此造成从考试到管理“一刀切”的局面,更何谈学校的自由奔放。另外,当前初升高已经成为社会分流分层的一个高利害杠杆,比如普职分流原本是一个很好的期待,但即便是在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大家也有一种“共识”,只有成绩不好的才会进职业学校,因此不到万不得已老百姓是不愿送孩子进职业学校的。“教育往更专业化发展,实际上就是尊重不同的学生。”王雄提醒道。

“学生的身心灵和谐了,生命才能舒展。但是现在的教育中,不乏单一的评价模式、教学内容、文化环境,让很多孩子只能在这样的教育中获得一些知识。”孙先亮指出,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能力、卓越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尊重孩子的尊严、潜能和个性,给他们提供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的土壤,善于开放,把教育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不过,对于普通教师而言,通过个人努力拒绝内卷几乎不可能,如何从大环境改变内卷现状才是根本。

对此,曹君指出:“全人教育计划”就是一股力量,其传播的教育影响力,使许多教师受到感召与激励。他强调,“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其实大有可为,这个时代更需要好学校的力量去释放教育影响力。比如允许孩子犯错,“当我们希望这个社会有更多宽容的心态时,我们的学校宽容吗?在学校里,我们坚定地执行一点:我们的孩子在这里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都是可以被接纳的。因为他必然要出问题,你不让他出现问题,他便只能隐藏起来、端起来,装一个假假的自己。小的时候都不允许犯错,未来培养什么人?”

“好的教育一定要把高利害的竞争尽可能往后推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呼吁取消中考,不过这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方案,才能形成一个更良性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标签:

今日热门
More
供应
返回顶部